9月5日,由新疆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(以下简称自治区科协)主办,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(以下简称中棉所)承办的新疆植棉模式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。中棉所党委书记、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(以下简称西部中心)主任高雷说,“宽早优”植棉模式是对新疆传统植棉模式的一次创新,科学家们应加强协作,深入研究“宽早优”植棉模式绿色、高质、高产、高效的内在机理,为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。
据悉,“宽早优”植棉模式是对新疆传统“矮密早”植棉模式的继承、创新和发展,是基于“降密、拓宽、增高、促早、提质”的技术创新和调整,通过“拓宽行距、降密度、壮植株、增株高”创建高光效群体结构,促进棉花早发早熟和集中成熟,成为实现棉花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的新模式,是新疆植棉模式的重大变革。“宽早优”植棉技术于2021—202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,2021—2023年连续三年被列为新疆博州主推技术,2021—202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新疆昌吉州主推技术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示范推广4117万亩,新增植棉效益224.4亿元。
高雷表示,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以“提高农民的收入、提高对产业的贡献度、执着追求科学真理”为目标,支持新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摸清摸透耕地和水资源的潜力,挖掘提升棉花产能的增量空间,把新疆在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的优势后劲激发出来。
中棉所副所长、棉花绿色增产增效创新团队资深首席张西岭从技术研发背景、创新方法及创新内容、技术先进性比较、知识产权与阶段性成果、推广应用与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,对“宽早优”植棉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。
自治区科协副主席王光强说,希望专家将自己的亲身实践、研究等应用于“宽早优”植棉新技术中;在技术推广途径上,要转变观念,从行政推动向市场运作方向转型升级;要将专家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融合在一起,进一步推动新疆棉花产业健康快速发展。
中棉所副所长吴建勇、西部中心副主任贾金龙,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、新疆农业科学院、新疆农垦科学院、新疆大学、新疆农业大学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、学者、企业家代表参加了研讨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