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些年,国家正在积极推动“粮改饲”工作,助力农业转型升级。从多个角度来看,“粮改饲”正在改变农业格局、悄悄地升级中国农业,破解农民增收、农业转型等难题。
另外,透视还发现,“粮改饲”实现了种养双赢的局面,帮助种植业和畜牧、养殖业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。
粮改饲是指将传统种植粮食的耕地改为种植青贮玉米、苜蓿、燕麦等饲料作物,以改变传统的粮食种植模式,提高土地利用率,降低饲养成本,增加农民收入,改善农村环境。
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自2015年起,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开始在部分省区实施粮改饲工作。之后,农业农村部印发的《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》指出,农业农村部将积极推进种养结构调整,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,继续实施粮改饲,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、苜蓿、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生产,力争全年完成1500万亩以上。
1、土地利用率高:粮改饲将传统的粮食种植转变为饲料作物的种植,可以在同一块耕地上种植多种作物,提高了土地利用率。
2、降低饲养成本:粮改饲可以提供优质的饲料原料,降低了饲养成本。例如,青贮玉米可以作为畜禽饲料,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价格比普通玉米要低。
3、增加农民收入:粮改饲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,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。种植饲料作物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,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地的附加值。
4、改善农村环境:粮改饲可以改善农村环境,减少化肥、农药的使用量,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产生,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。
1、调整农业结构:将传统的粮食种植转变为饲料作物的种植,需要调整农业结构,增加适合种植饲料作物的耕地。
2、提高技术水平:粮改饲需要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,包括种植技术、管理技术、收获技术等。
3、建立产业化体系:粮改饲需要建立产业化体系,包括饲料生产、销售、配送等环节,以实现产业化发展。
4、加强政策支持:粮改饲需要政府加强政策支持,包括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金融支持等,以推动产业化发展。
总之,粮改饲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、提高土地利用率、降低饲养成本、增加农民收入、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措施。未来,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广粮改饲的理念和实践,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。
粮改饲既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一项具体行动,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。农业行业观察梳理了一下,粮改饲的4种模式,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双赢:
青贮玉米是一种常用的优质饲料,具有营养丰富、适口性好、产量高等优点。青贮玉米的种植模式是在耕地上种植青贮玉米,在玉米生长期内进行收割和青贮处理,以备后续使用。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耕地资源,提高土地利用率,同时玉米的产量高、价格低,可以降低饲养成本。
苜蓿是一种优质的豆科牧草,具有高蛋白、高纤维等特点,是畜禽养殖中重要的饲料来源。苜蓿的种植模式是在耕地上种植苜蓿,通过适时收割和晾晒,以备后续使用。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饲料,提高畜禽养殖效率,同时苜蓿具有固氮作用,可以改善土壤质量。
燕麦是一种优质的谷类牧草,具有高纤维、低蛋白等特点,是畜禽养殖中重要的能量饲料。燕麦的种植模式是在耕地上种植燕麦,通过适时收割和晾晒,以备后续使用。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提供优质的能量饲料,提高畜禽养殖效率,同时燕麦具有适应性强、耐寒耐旱等特点,可以在不适宜种植粮食的地区种植。
饲用油菜是一种优质的叶菜类饲料,具有高纤维、低蛋白等特点,是畜禽养殖中重要的补充饲料。饲用油菜的种植模式是在耕地上种植饲用油菜,通过适时收割和晾晒,以备后续使用。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提供优质的补充饲料,提高畜禽养殖效率,同时饲用油菜的种植成本较低,可以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推广种植。
总之,粮改饲创新模式落地与推广反哺粮改饲的工作。当然,粮改饲模式还需要不断地结合新技术、新产业进行创新,才会迎来更多的聚变。
我认为粮改饲项目中存在一些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的问题,需要加以升级和改进。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:
1)品种选择:在粮改饲项目中,选择适合当地气候、土壤等条件的饲料作物品种是至关重要的。政府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对适宜品种的筛选和推广,同时提供种植技术指导,帮助农民选择适合的品种。
2)青贮技术:青贮是粮改饲中的关键环节,对于提高饲料质量和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。然而,青贮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,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。此外,青贮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也需要进一步推进。
3)饲料加工:饲料加工是粮改饲的另一个关键环节。在加工过程中,需要考虑到饲料的质量、营养价值和成本等因素,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饲料加工设备的研发和应用。
1)建立全产业链生产体系:粮改饲需要建立全产业链生产体系,包括种植、加工、配送、利用等环节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、财政支持等方式,鼓励企业和农民建立这样的生产体系,实现产业链的协调发展。
2)创新经营模式:粮改饲项目需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,比如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、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等,通过这些模式来实现规模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的农业生产。
3)加强市场开拓:粮改饲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市场的支持。政府可以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,帮助农民和企业开拓市场,提高饲料作物的销售量和收益。
综上所述,粮改饲项目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,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、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工作。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推动粮改饲项目的发展,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。
农业行业观察梳理了三个粮改饲领域的标杆案例,以下是这三个企业的详细情况(为了企业保密,特此隐藏了具体企业名称,以企业A、企业B、企业C代表):
企业A是一家专业从事饲料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,其在粮改饲领域中采用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现代农业技术,实现了可持续发展。
1)做法:企业A在当地承包了大量耕地,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饲料作物,比如青贮玉米、苜蓿等。同时,企业A还建立了饲料加工基地,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,将饲料加工成不同种类和营养配比的饲料产品,满足不同养殖需求。
2)创新:企业A采用了“公司+农户”的商业模式,与当地农民合作,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,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饲料种植和加工网络。此外,企业A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智能农业技术,比如智能灌溉、精准施肥等,提高了饲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,也降低了环境负担。
企业B是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的企业,在粮改饲领域中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和养殖模式,实现了饲料自给自足,降低了养殖成本。
1、)做法:企业B在当地建立了大型养殖场,同时承包了大量耕地,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饲料作物,比如燕麦、饲用油菜等。为了实现饲料自给自足,企业B还建立了饲料加工车间,将饲料作物加工成不同种类和营养配比的饲料产品。
2)创新:企业B探索了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,将养殖与种植相结合,比如在养殖场周边建立温室菜园,利用畜禽粪便作为肥料种植有机蔬菜和水果,同时将蔬菜和水果的残渣用于制作有机饲料。此外,企业B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饲料配方,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需求,提供定制化的饲料配方,提高了畜禽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。
企业C是一家以农业科技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,在粮改饲领域中注重科技研发和创新,推出了多款适合不同地区的饲料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。
1)做法:企业C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,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饲料作物品种。同时,企业C还提供了全面的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,帮助农民提高饲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。
2)创新:企业C推出了多款适合不同地区的饲料作物品种,比如耐旱型、耐寒型、抗病虫害型等。此外,企业C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,比如水肥一体化、精准施肥等,提高了饲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。同时,企业C还建立了一个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,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对饲料作物的生长状态、环境因素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,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管理决策支持。
以上是三个粮改饲领域的标杆案例,这些企业在实践中注重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,为粮改饲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1、加强政策支持和补贴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,鼓励农民将传统粮食种植转向饲料作物种植,并提供一定的补贴和支持。
2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。政府和科研机构可以加强对饲料作物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,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,提高产量和质量。
3、建立饲料加工和配送体系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方式,鼓励企业和农民建立饲料加工和配送体系,满足养殖需求。
4、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。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,加强对粮改饲的宣传和推广,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。
最后总结一下,粮改饲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措施,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益,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、降低饲养成本、增加农民收入、改善农村环境等。在实践中,需要政府、科研机构、企业和农民等多方合作,共同推动粮改饲的发展。(文/花无缺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